(相关资料图)
1982年,家住河北承德兴隆县农村的农妇张翠萍,在生命即将进入倒计时之际,特意将儿子朱海清叫到身边,反复叮嘱他:“我死之后,不管你发现了啥东西,都不要对外声张。”朱海清看着神秘兮兮的母亲,以为她只是在陷入弥留之际胡言乱语而已,所以只是一味地点头,希望母亲能够放心。殊不知张翠萍的临终嘱托,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战斗故事。母亲去世之后,朱海清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,在一支陈旧的木箱子中,找到了一样东西,才帮他解开了这个疑惑。
原来,张翠萍绝非是一个普通的农妇,她和丈夫朱殿昆都曾参加过抗战。张翠萍出生于1912年,他的父母都是当地老实本分的农民,家中就她一个独生女。在张翠萍18岁那年,经人介绍认识了后来的丈夫朱殿昆,两人一见如故,婚后一直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,但这一切都随着日军侵华戛然而止。“9·18”事变爆发之后,东三省很快便成为了沦陷区,紧邻东北地区的河北省,也成为了日军的下一个进犯目标,一时间当地的老百姓都变得人心惶惶。为了抗击日寇的侵略,全国各地都建立了抗日游击队,当日军在张翠萍的家乡进行疯狂地扫荡之际,当地的游击队不顾个人安危,积极与敌人进行周旋。张翠萍夫妇和很多当地的村民,也成为了游击队的帮手,他们誓要和游击队站在一起共同赶走日寇。夫妻俩在地里干活时,凑巧听到伪军的对话,并获得了十分重要的情报。当时,几名伪军在路过张翠萍的田地时,说了一嘴日军将要在一两天之内,对当地的游击队实施大规模的扫荡,张翠萍夫妇闻听此言之后,被吓了一身冷汗。于是,朱殿昆决定在当晚乘着夜色的掩护,前往游击队所在地给他们送信儿。结果却碰到了在村子周围踩点的日军,朱殿昆就这样牺牲在了日军的枪口之下。大半夜的一声枪响,传到了游击队员的耳朵里,队长马上命令大家赶紧撤退。后来,游击队听说了朱殿昆为了给他们报信儿,被日军击毙的消息,将怀孕的张翠萍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。张翠萍在得知丈夫的死讯后,内心对日寇的憎恶越发深刻。经过慎重思考之后,她做出了一个大胆地决定,决心继承丈夫的遗志,坚决和日寇抗战到底。由于张翠萍身怀六甲,根本不可能冲锋陷阵,为此在游击队长的安排下,让她在游击队做后勤人员。张翠萍工作能力非常强,在她的组织和安排下,很多妇女都加入到了后勤工作之中。她们给游击队员做草鞋、缝补衣服、制作干粮,在保障了游击队后勤补给的同时,积极宣传抗战思想,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游击队中,为抗击日寇增加了很多后备力量。而这些都只是张翠萍的日常工作而已,她在生下儿子朱海清之后,为了给游击队筹措足以过冬的粮食,不顾虚弱的身体,积极带领妇女们展开了筹粮工作。1941年,在日寇和国军的双重封锁之下,游击队遇到了一个大麻烦,那就是粮食严重不足。于是张翠萍主动向上级申请,希望领导能允许她突出包围圈,去周边城镇筹粮。在张翠萍的坚持下,上级只能答应她的请求,但要求她务必要注意个人安全。张翠萍率领一群妇女,经过乔装打扮后,穿过了敌人的封锁,筹集到了3000余斤粮食。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奇迹,因为在严密的封锁下,很多老百姓家里都没有余粮了,而张翠萍却能带领妇女们,筹措到这么多粮食,不得不说她的工作能力简直太强了。一开始,游击队员和八路军战士们,都不想要张翠萍筹来的粮食,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不过张翠萍却坚持让组织上收下粮食。僵持到最后,上级经过商议之后,决定给张翠萍写一张借据,并告诉她这些粮食是部队向她借的。为此,每次张翠萍给部队送粮时,都会收到一张借据,久而久之积攒了一沓。1942年,冀东军分区负责人李运昌,率领八路军抗击日寇时,因叛徒出卖差一点被敌人抓住,后来还是在张翠萍的带领下,走小路才得以脱险。抗战胜利之后,张翠萍和儿子隐瞒了这段历史,并将八路军给她写的借据压在了箱底。直到她离世之前,还在叮嘱儿子不要声张。
张翠萍虽然是个普通妇女,可她的精神非常可贵。正是无数个像张翠萍这样的普通人,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,保卫了祖国,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缅怀。